在人体这座精妙无比的“大厦”中,胸腔宛如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区域”,里面容纳着心肺等关键脏器,维系着我们的生命与健康。而胸外科,就像是这个核心区域的专业“守护者”,肩负着诊治众多胸腔相关疾病的重任。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胸外科,去解开那神秘的胸腔奥秘。
胸外科的主要诊治范围
胸外科所涉及的领域颇为广泛,涵盖了多个重要方面。
首先是肺部疾病,这是极为常见的一大板块。例如,肺癌,它已然成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胸外科医生会根据肺癌的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来决定采取手术切除、辅助放化疗等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早期肺癌通过手术切除病变肺叶等方式,往往能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还有像肺部良性肿瘤,虽然它们大多生长缓慢且不会像恶性肿瘤那样转移,但如果体积过大压迫周围组织等情况出现时,也需要胸外科手术干预来解除隐患。
其次是食管疾病。食管癌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和生活质量,高发地区往往与饮食习惯、地域环境等有关,比如长期食用腌制、过热食物的人群患病率相对更高。胸外科在食管癌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手术切除病变食管并进行消化道重建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尽可能地恢复患者正常的饮食通道,提高其生存和生活水平。另外,食管良性狭窄等情况,也可通过胸外科开展的一些扩张等手术方法来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的症状。
再者就是纵隔疾病,纵隔位于胸腔中部,里面有众多重要的结构,像胸腺、大血管、神经等。胸腺瘤是纵隔常见的肿瘤之一,部分胸腺瘤可能伴有重症肌无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胸外科手术切除胸腺瘤对于缓解肌无力症状以及去除肿瘤威胁都有着重要意义。还有纵隔囊肿等良性病变,若产生压迫等症状,同样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摘除。
此外,胸廓疾病也在胸外科诊治范畴内,比如严重的鸡胸或漏斗胸,这类胸廓畸形不仅影响美观,更可能对心肺功能造成压迫,导致呼吸和循环系统出现问题,胸外科可以通过矫形手术来改善胸廓形态,恢复正常的胸腔空间和心肺功能。
胸外科常见的手术方式及特点
1. 开胸手术
这是传统且经典的胸外科手术方式,它能提供直观清晰的手术视野,方便医生对病变部位进行精准操作。例如在进行肺癌根治术时,开胸可以让医生清楚地看到肺部的肿瘤大小、位置,准确地切除病变肺叶以及清扫周围可能存在转移的淋巴结。然而,开胸手术的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患者切口疼痛明显,恢复时间较长,而且切口愈合后还会留下比较长的手术瘢痕,对患者的身体外观有一定影响。
2. 胸腔镜手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只需在患者胸部做几个小切口,通过插入胸腔镜镜头以及相应的手术器械来完成手术操作。比如胸腔镜下的肺结节切除手术,医生借助胸腔镜的高清影像,能够在显示屏上清楚地观察到肺结节的具体情况并进行精准切除。胸腔镜手术的优势明显,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也更加美观,符合现代外科的微创理念。不过,它对手术医生的操作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对于一些复杂的、病变范围广的疾病可能存在操作局限,还需要转为开胸手术来完成。
3.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这是目前较为前沿的胸外科手术方式,它借助先进的机器人系统,有着更加灵活的机械臂,能够模拟人手腕的各种精细动作,操作更加精准。以食管癌手术为例,达芬奇机器人可以在狭小的胸腔空间内进行复杂的食管游离、淋巴结清扫等操作,而且其三维高清的视野让医生可以更好地分辨组织和血管,减少手术中的误损伤。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成本较高,设备昂贵,手术费用相对也比较高,目前还未能在所有医院普及。
胸外科手术前的准备事项
当患者需要进行胸外科手术时,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和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一是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CT等各项检查,医生通过这些检查来评估患者的身体整体状况,了解心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判断是否能够耐受手术。比如,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手术中可能出现出血不止的风险,那就需要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二是呼吸道的准备,对于肺部手术患者尤为重要。患者要戒烟,因为吸烟会导致呼吸道黏膜纤毛功能受损,增加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医生还会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像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训练等,这样有助于术后患者顺利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三是胃肠道的准备,针对食管等涉及消化道手术的患者,术前一般需要禁食禁水一定时间,通常是术前8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以防止手术中发生呕吐、误吸等情况,同时还可能需要进行肠道清洁等工作,确保肠道处于相对清洁的状态,便于手术操作以及减少术后感染的可能性。
四是心理准备,很多患者得知要进行胸外科手术时,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这对手术和恢复都是不利的。医护人员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过程、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等情况,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和后续的治疗。
胸外科手术后的护理与康复
手术结束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终结,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同样重要。
在术后早期,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是首要任务,医护人员会定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出血、呼吸衰竭等术后早期并发症。例如,若患者术后出现血压持续下降、心率加快等情况,可能提示有胸腔内出血,需要尽快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止血等处理。
呼吸道的护理不容忽视,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医护人员还会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防止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对于咳痰无力的患者,可能还会采用雾化吸入等辅助手段来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
切口的护理也很关键,要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按照医嘱定期更换切口敷料,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切口感染影响愈合。
饮食方面,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进行调整。肺部手术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后,初期一般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食管手术患者术后饮食的过渡则更加谨慎,要遵循少食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肠内营养制剂等开始,慢慢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量,确保消化道能适应并正常运转。
康复锻炼对于患者恢复身体机能至关重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期可以进行床上的简单肢体活动,如四肢的屈伸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好转,可逐步增加活动量,进行床边站立、短距离行走等锻炼,最终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活动状态,像肺部手术患者一般经过合理的康复锻炼,呼吸功能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和提升。
胸外科疾病的预防措施
俗话说“防患于未然”,在胸外科相关疾病的防治上,预防更是有着重大意义。
对于肺癌的预防,戒烟是首要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或者避免吸入二手烟都能大大降低患肺癌的风险。同时,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空气污染以及职业中有害物质的暴露,比如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工作要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合格的防尘口罩等。定期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对于早期发现肺部小结节、早期诊断肺癌也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有肺癌家族史、长期吸烟等高危人群更是必不可少。
在食管癌的预防方面,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减少食用腌制、烟熏、过热、过硬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饮食的均衡营养。另外,对于有食管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食管的癌前病变,及时干预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成食管癌。
对于胸廓畸形类疾病,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胸壁肌肉力量,同时关注孩子胸廓的发育情况,一旦发现有鸡胸、漏斗胸等异常迹象,及时就医,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矫正干预。
总之,胸外科所涉及的领域关乎着我们胸腔内重要脏器的健康和生命安危。通过了解胸外科的诊治范围、手术方式、术前术后的相关要点以及疾病预防措施等,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胸腔奥秘,在面对相关疾病时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预防、正确治疗,守护好我们胸腔内这片“生命之地”。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胸部健康,让生命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编号:YKW2406277)
编辑:李萌
相关资讯
E-mail:3672860490@qq.com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河北医卫科普中心主管|北京正迅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版权所有:健康科普网
备案号:冀ICP备2024066594号-2